为回收利用废镍催化剂 枣庄三中 2022~2023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 12 月质量检测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-凯发vip

2024-06-02 15:07:36发布    浏览77次    信息编号:73842

友情提醒: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,均有骗子嫌疑,请提高警惕,不要轻易支付。

为回收利用废镍催化剂 枣庄三中 2022~2023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 12 月质量检测考试化学试题及解析

这是一套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-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试题(word版带解析),共20页。试卷主要包含选择题、非选择题等,欢迎大家下载使用。

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-2023年高三第一学期12月质检考试化学试卷

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:

试卷一(多项选择题,共40分)

1. 选择题:本部分共10题,每题2分,共20分。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。

1. 下列关于盐水解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?

a.中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或强碱形成的盐。

b.含有弱酸盐的水溶液必定是碱性

c.盐溶液的酸度或碱度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度。

d.强酸和强碱的水溶液必须呈中性

【答案】c

【分析】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有些弱酸和弱碱盐溶液经过水解也会呈现中性,例如醋酸铵溶液呈现中性,故选项a错误;

b.含有弱酸盐的水溶液也可能呈中性(例如醋酸铵)或酸性(例如亚硫酸氢钠)。选项b不正确。

c.盐溶液的酸度或碱性主要由组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度决定。即酸越弱,水解越多,相应盐溶液的酸度或碱性就越强。选项c正确。

d.强酸强碱的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,比如溶液是酸性的,那么选项d就是错误的。

因此选择c。

【重点】盐溶液的酸碱性其实取决于盐所电离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性质。如果是阳离子盐,就看哪种离子水解作用强。如果阴离子水解作用占主导地位,则溶液呈碱性;如果阳离子水解作用占主导地位,则溶液呈酸性;如果阴离子和阳离子水解作用相近,则溶液呈中性。如果是酸性盐,则要考虑酸根的电离作用和水解作用。例如碳酸氢钠是碱性,因为水解作用大于电离作用,亚硫酸氢钠是酸性,因为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。

2.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:下列情况将导致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:

① 加入水 ② 加入溶液 ③ 通过 ④ 加入 ⑤ 加入固体

a. ②③⑤b. ①④⑤c. ①③④d. ③④⑤

【答案】c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 ① 加入水促使弱电解质电离,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,故选择;

②加入naoh溶液,会使氢氧离子增加,使电离平衡向反方向移动,所以不可选;

③通入hcl,可以降低氢氧离子浓度,使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,故选用;

④加入,降低氢氧离子的浓度,使电离平衡前移,故选定;

⑤加入nh4cl固体,铵离子浓度增大,电离平衡向反方向移动,故不选用;

因此答案为:c。

3. 两种一元酸x、y的体积为 ,溶液体积与稀释过程的关系如图所示。分别将溶液( )加入 中,消耗溶液体积为 ,则

a. x 是弱酸,b. x 是强酸,

c. y 是弱酸,d. y 是强酸,

【答案】c

【分析】

【解析】根据酸x和酸y稀释到相同倍数时ph值的变化来判断酸是强酸还是弱酸。ph值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时,弱酸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电离,弱酸会消耗大量的碱。

【详细解释】从图中可以看出,稀释10倍时,x的ph值变化1,y的ph值变化小于1,说明x为强酸,y为弱酸。ph值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时,强酸的量小于弱酸,弱酸在反应过程中会继续电离,所以弱酸要消耗大量的碱,即vx<vy。答案为c。

4.已知在25℃时,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:

:,

:,

:,,

下列哪个反应不能自发进行?

a。

b.

c。

d.

【答案】b

【分析】

【解析】根据电离常数的含义,对于弱酸来说,电离常数越大,酸性越强。根据已知信息,上述酸的酸性为>>>;再根据强酸→弱酸的原理判断反应是否发生;

【详细解释】a.酸性:>,所以该反应能发生,故不选a;

b.酸性:>,所以反应不能发生,所以b是正确答案;

c.酸性:>,因此反应可以发生,所以不选c;

d.酸性:>>,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就能发生反应,所以d不是答案;

因此选择b。

5、在一定温度下,当用水稀释一定质量的冰醋酸时,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。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?

a.a、b、c点溶液的ph值:c<a<b

b. a、b、c点的电离度:c<a<b

c.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点溶液的ph值,结果太小。

d.用1 mol·l-1 naoh溶液中和a、b、c点溶液,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为:c<a<b

【答案】c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由电导率可知c(h ):b>a>c,故ph:c>a>b,a错误;

b.加入水的体积越大,越利于电离,故电离度:c>b>a,b错误;

c.用湿的ph试纸测量a点溶液的ph值,相当于稀释a点溶液。c(h )增大,ph值降低。c是正确的。

d.a、b、c点的n()相同,用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的n(naoh)相同,故消耗v(naoh):a=b=c,d错误;

因此选择c。

6. 下列关于这两种凯发vip的解决方案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?

①凯发vip的解决方案 ②凯发vip的解决方案

a. 同一温度下,溶液中水的离子化程度:溶液①<溶液②

b. 将溶液①和溶液②等体积混合。

c.加水稀释溶液①,溶液保持不变

d.向溶液中添加少量固体①会降低

【答案】b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溶液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。醋酸根离子水解呈碱性,促进水的电离。溶液②为酸性溶液,抑制水的电离。相同温度下,溶液中水的电离度:溶液①>溶液②,故a错误。

b.将等体积的溶液①与溶液②混合,可形成体积比为1:1的溶液,该溶液呈酸性,故b正确。

c.向稀溶液①中加水,水解程度增大,n()和n(oh-)增大,n(na )保持不变,故c错误;

d.向溶液①中加入少量固体,会降低水解程度,增加水解度,故d错误;

答案是 b。

7. 下列哪个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正确的?

a.向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硫化氢:

b、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:

c.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:

d、澄清石灰水加入量过大:

【答案】d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在fe2(so4)3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硫化氢,硫化氢被铁离子氧化为硫,离子方程必须满足电荷守恒定律,正确的离子方程为:2fe3 h2s═2fe2 s↓ 2h ,所以a错误。

b.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,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,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: ,因此b错误;

c、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,一水氨不能分解,分子式应保留,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:al3 3nh3•h2o=al(oh)3↓ 3,故c错误;

d.将过量的co2通入清石灰水中,生成碳酸氢钙,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:,因此d正确;

因此答案为:d。

8. 在25℃时,下列哪组离子可能在给定的溶液中大量共存?

a. 在 ph = 1 的溶液中:na 、k 、mno4-、co

b.在c(h )=1×10-13mol·l-1溶液中,水电离出cu2 、mg2 、no、so

c. 0.1 mol·l-溶液中: fe2 , nh, scn-, so

d.无色溶液中:cu2 、al3 、cl-

【答案】b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读】a.ph为1的水溶液呈酸性,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,co32-与溶液中的h 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,二者不能大量共存,因此a不符合题目要求。

b.在水电离的c(h )=1×10-13mol•l-1溶液中,水的电离受到抑制,溶液可能呈酸性,也可能呈碱性。在酸性溶液中,cu2 、mg2 、no3-、so42-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,也不与h 发生反应,可以大量共存。在碱性条件下,cu2 和mg2 不能大量存在,所以b满足题意。

c.fe3 与scn-形成络合物,不能大量共存,因此c不符合题目要求;

d.含cu2 的溶液呈蓝色,与无色不符,因此d不符合题意;

答案是 b。

9、室温下,下列浓度为0.1 mol·l-1的溶液中,物质的量与粒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

a.在氨水中,c(nh)=c(oh-)=0.1 mol·l-1

b.在nh4cl溶液中,c(nh)>c(cl-)

c.溶液中c(na )>c(so)>c(oh-)=c(h )

d.溶液中c(na )=2c(so) c(hso) c(h2so3)

【答案】c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读】a.氨水呈碱性,根据电荷守恒定律,c(nh) c(h )=c(oh-),c(oh-)>c(nh),所以选项a错误。

b.nh4cl溶液呈酸性,根据电荷守恒定律,c(nh) c(h )=c(oh-) c(c1-),c(oh-)<c(h ),所以c(nh)<c(c1-),所以选项b错误。

c.c(na )=2c(so),溶液呈中性,故c(oh-)=c(h ),故选项c正确;

d.根据物质守恒定律,c(na )=2c(so) 2c(hso) 2c(h2so3),所以选项d错误;

因此选择c。

10、在t℃时,沉淀溶解在水中的平衡曲线如图所示,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?

a. 在t℃时,ksp=1×10﹣8b. 在d点有沉淀形成

c.点a对应的ksp等于点b对应的ksp。d.加入agno3可使溶液由点b变为点c。

【答案】c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存在一个沉淀溶解平衡:(s)2ag (aq) (aq),根据图可知ksp=c2(ag )•c()=(10﹣3mol/l)2×10﹣5mol/l=1×10﹣11,所以a错误;

b.b为溶解平衡点,b在d以上,则d点为不饱和溶液,无沉淀形成,故b错误;

c. ksp 只和温度有关,a点温度和b点温度相同,所以ksp相等,所以c正确。

d.沉淀溶解平衡为:(s)2ag (aq) 。加入agno3可使溶液中的c(ag )增加,平衡向相反方向移动。最后c(ag )增加,c()减少,所以不能由b点变为c点。因此d错误。

答案是 c。

2.选择题:本题共5道题,每道题4分,共20分。每道题有1-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,全部选项正确可得4分,选对但不完整的选项可得2分,选错任何选项可得0分。

11. 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?

a. 在室温下,需要相同量的物质来中和等体积的溶液。

b.在相同温度下,等量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,水电离出的物质的浓度相同

c.相等溶液: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,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>②>①

d.25℃时溶液大于100℃时盐酸溶液

【答案】cd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室温下,中和溶液ph值、体积相等,均为强碱性溶液,完全电离,溶液中氢氧离子数量相等,中和所需hcl量相同,选项a正确。

b.在相同温度下,相同ph值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,氢离子浓度相同,对水电离的抑制效果相同。因此,被水电离出的物质的浓度相同,故选项b正确;

c.溶液中的水解受到促进,水解程度大于氯化铵溶液;溶液中的水解受到抑制,浓度相等,离子化的铵离子浓度越多,摩尔浓度越小。因此摩尔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②>③>①。选项c错误。

d.升高温度,水发生电离,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。因此,25℃时氯化铵溶液的离子积常数小于100℃时盐酸溶液的离子积常数。选项d错误。

答案是cd。

12. 室温下,将0.1 mol·l-1 naoh溶液滴加到10 ml 0.1 mol·l-1 hb溶液中,所得溶液的ph值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。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?

a. k(hb)的数量级为10-4b。此中和滴定可用酚酞作为指示剂

c. v1=10d. 在b点,naoh与hb完全反应

【答案】b

【分析】

【解析】将0.1mol·l-1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10ml0.1mol·l-1的hb溶液中,由图可知hb的初始ph为2,即hb为弱酸,在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,混合溶液在v1处刚好呈中性,在v2处反应完全。据此回答问题。

【详细解释】a.根据电离平衡方程,电离出的c(h )=c(b-),即k(hb)=,而k的数量级是10-3,因此a错误;

b、酚酞的变色范围为碱性,本中和滴定法可用酚酞作指示剂,b正确。

c.在v1点,混合溶液刚好呈中性,由于nab是强碱,又是弱酸盐,此时酸过量,v1d。在c点,naoh与hb反应完全,所以d错误;

答案是 b。

13. 一个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一些离子: 、 、 、 、 、 、 和 。取该溶液并进行以下实验:

① 将溶液滴在试纸上,即呈红色。

②取少量溶液浓缩后,加入铜片和硫酸,会放出无色气体,通入空气后立即变成红棕色。

③取少量溶液滴入溶液中,会产生白色沉淀。

④取实验③中的清液滴入该溶液中,生成不溶于稀水的白色沉淀。

⑤取少量溶液滴入溶液中,会有白色沉淀生成,量过多时,部分白色沉淀会溶解。

根据上述现象,可以判断

a.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,,,

b. 必须存在的离子是,,,,

c. 不能仅凭直觉做出判断

d.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

【答案】a

【分析】

【分析】若溶液无色,则必定不存在fe2 ;

①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,会变成红色,表示溶液呈酸性,反之则可判断溶液不呈酸性;

②取少量溶液浓缩后,加入铜片和硫酸,有无色气体放出,通入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,表明溶液已变色;

结合①②,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,由此可以判断不存在强还原性的i-;

③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,说明溶液中存在ba2 。

在③中滴加bacl2试液,引入cl-。在④中检测到的cl-不一定是原溶液中的cl-。

⑤沉淀物部分溶解,可确定al3 、mg2 的存在;

综上所述,溶液中一定有mg2 、al3 等,可能有k 、cl-,但肯定没有fe2 、ba2 等,也肯定没有i-。

【详细解释】a.根据分析,溶液中必然不存在fe2 、ba2 、i-,因此a正确;

b.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有mg2 ,al3 ,还可能有cl-。b错误。

c.从分析中可以看出k 、cl-、c可能有误差;

d.通过分析可知,a正确,d错误;

选择一个。

14. 室温下,将naoh溶液加入亚硫酸溶液中,图中给出了各含硫粒子的分配系数(平衡状态下某一粒子的量占所有粒子量之和的分数)与溶液ph的关系。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?

曲线ⅰ表示分配系数与ph的关系

b.

c. 何时

d.溶液中的水被电离

【答案】ac

【分析】

【分析】当naoh溶液逐滴加入亚硫酸溶液中时,亚硫酸的摩尔浓度逐渐减小,而亚硫酸盐的摩尔浓度逐渐增大,因此曲线i为亚硫酸,曲线ii为亚硫酸盐。当继续加入naoh溶液时,亚硫酸盐的摩尔浓度减小,而亚硫酸盐的摩尔浓度增大,因此曲线iii为亚硫酸盐。

【详细解释】a.根据前面的分析,曲线ⅱ表示的是hso的分配系数随ph的变化,因此a是错误的;

b.当ph=7.2时,亚硫酸氢盐的摩尔浓度等于亚硫酸盐的摩尔浓度,故ka2(h2so3)=c(h )=1×10−7.2,所以b正确;

c.当ph = 7时,c(so) < c(hso),因此c错误;

d.根据图中信息可知,该溶液的ph值约为4,即溶液呈酸性,亚硫酸氢根的电离占主导地位,抑制了水的电离,因此溶液中被水电离出的c(h )小于1×10−7mol•l−1,所以d正确。

因此答案为ac。

15. 室温下,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20ml ha溶液中(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),溶液中离子水浓度的负对数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?

a. 在点 b 处的解

b. c 点和 e 点的解均为中性

c.滴水过程中,先减小,后增大

d. 室温下,ha溶液

【答案】bc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解释】a.b点加入的n(naoh)的量为ha物质的量的一半,所以混合溶液中的溶质为等摩尔浓度的ha和naa。ha抑制水离子化,而naa促进水离子化。根据题中图可知,水离子化为c(h )。b.c点有naa和ha,因为c点溶液呈中性,e点有naa和naoh,呈碱性。b;错误

c.下降过程中,增加,减少,增加,c错误;

d.室温下,在ha溶液中,d是正确的;

答案是bc。

试卷二(非多项选择题,共60分)

3. 非多项选择题(本题有4个子题)

16.已知poh也可以用来表示溶液的酸度或碱度,即poh=−lgc平(oh-)。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p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。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(填“>”或“<”)图中a、b、c三点对应的水离子化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:

(2)25℃下,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溶液,直至沉淀完全。

①在此过程中,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(填“正向”、“反向”或“不移动”)。

②写出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;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,则反应后溶液的ph值为(已知)。

(3)已知80℃时水的离子积常数,在此温度下,0.1mol/l某种阴酸(ha)溶液中,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级(h )为,用电离方程来表示溶液中的电离平衡。

【答案】(1) ①. > ②. a>c>b

(2) ①. 正 ②. ba2 +oh-+h +so=baso4↓+h2o ③. 11.4

(3) ①. 5×10−11 mol∙l−1 ②. hah +a-, h2oh +oh-

【分析】

【q1详细解释】

a点对应的温度为t℃,ph>7,poh>7,然后kw>10−14,然后t>25。从a点到b点,温度逐渐降低,水的离子化度不断降低。所以图中a、b、c点对应的水的离子化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>c>b;所以答案为:>;a>c>b。

【q2】

①氢氧化钡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化物,氢氧化物的摩尔浓度为钡离子摩尔浓度的两倍,钡离子全部析出,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 oh- h so=baso4↓ h2o。溶液中仍有氢氧化物残留,碱度继续降低,在此过程中,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;所以答案为:正。

② 根据前面的分析,本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:ba2 oh- h so=baso4↓ h2o;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,溶液中氢氧化物的摩尔浓度为,poh=,则反应后溶液的ph值为14−2.6=11.4;因此答案为:ba2 oh- h so=baso4↓ h2o;11.4。

【q3详解】

已知80℃时水的离子积常数,在此温度下,0.1mol/l某种酸(ha)溶液中,则溶液中的c(oh-)=,则溶液中的c(h )=,则溶液中被水电离出的c(h )为,用电离方程来表达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为hah a-,h2oh oh-;所以答案为:hah a-,h2oh oh-。

17. 已知naoh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。为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,进行以下实验:

①称取1.00g试样,溶于水,制成250ml溶液;

②用碱性滴定管准确量取配制溶液25.00ml于锥形瓶中,加入2~3滴酚酞溶液;

③用0.·l-1标准盐酸滴定,重复三次,每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:

滴定数

测试液体积(毫升)

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(ml)

滴定前

滴定后

25.00

0.50

20.60

25.00

6.00

26.00

25.00

110

21.00

请回答:

(1)滴定过程中,用左手掌控(填入仪器及部件),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,直至滴定终点。

(2)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:

(3)若出现下列情况,测量结果将会偏高(填写字母)。

a. 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

b.滴定过程中晃动锥形瓶时,锥形瓶内的溶液不慎溅出。

c. 滴定过程中不小心将几滴酸滴到锥形瓶外面

d.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内有气泡,滴定后气泡消失。

(4)通过计算可知,烧碱样品的纯度为。

【答案】 ①.酸式滴定管活塞 ②.加入最后一滴盐酸后,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无色,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 ③.cd ④.80%

【分析】

【详细讲解】(1)滴定时,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,控制液体的流速,右手摇动锥形瓶,眼睛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。

(2)由于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,并用酚酞作指示剂,因此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:加入最后一滴盐酸后,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无色,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;

(3)a.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。试液中物质的量不变,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变,测量值也不变。因此a错误。

b.在摇动锥形瓶时,瓶内的溶液不慎溅出,将造成标准溶液的体积变小,测定值偏低,这是b中的误差。

c.如果在滴定过程中,不小心有几滴酸液滴到锥形瓶外面,会造成标准溶液体积过大,测量值过高,c正确;

d.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内有气泡,滴定后气泡消失,造成v(标准)太大。根据c(待测)=c(标准)×v(标准)/v(待测)可知,c(待测)太高,因此d是正确的。

答案是cd;

(4)用0.10 mol/l标准盐酸滴定三次,平均消耗盐酸体积为(20.10 20.00 19.90)ml/3=20.00 ml,按hcl→naoh计算,n(naoh)=0.1,烧碱样品纯度为0.1×10×40 g·mol-1/1 g=0.8,为80%。

【重点】本题考查中和滴定。题目不难,答题关键是搞清楚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。(3)是容易犯错误的点,注意掌握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和技巧。

18、已知、、、分别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(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)、水的离子积常数、盐的水解平衡常数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,经查阅资料,在25℃温度下得到如下数据:、、、、、

(1)关于上述常数,正确的表述是(填写字母)。

a.能反映一定条件下相应变化的程度

b.所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难溶电解质的p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。

c. 在室温下,水中碘的浓度大于饱和溶液中的碘浓度。

d. 在一定温度下,在溶液中,

(2)在25℃时,溶液约等于_____(已知)。将等体积、等浓度的物质与该溶液混合,判断溶液是_____(填“酸性”、“碱性”还是“中性”),并根据有关数据说明原因:

(3)已知溶液呈中性,加气稀释后有气体放出。25℃时有四种浓度相等的溶液:

a b c d

回答下列问题:

①尽力推断答案(填入“>”、“<”或“=”)7。

②将四种溶液按浓度从大到低的顺序排列:(填写字母)。

③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。

(4)为探究其在酸中的溶解度,可利用以上数据,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:在25℃时,并据此推断(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其可溶于乙酸。(已知)。

【答案】(1)ad (2) ①. 1.7 ②. 酸性 ③. 和的浓度相等,,,所以电离度大于水解度,溶液呈酸性

(3) ①. > ②. a>b>c>d ③.

(4) ①.②. 能力

【分析】

【q1详细解释】

a。平衡常数等于产物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功率的乘积。

b。

c。电离平衡仅与温度有关。

d。

,所以这是正确的;

因此,选择ad;

[q2的详细说明]

在25℃时,hf电离的程度很小,因此c(f-)≈c(h ),c(hf)≈1.0mol/l,然后

溶液ph = -lg0.02 = 1.7;表明hf电离的程度大于f-水解程度,因此混合溶液是酸性的,因此答案是:1.7;

[q3的详细说明]

①溶液是中性的,表明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和一水的氨水是相等的,释放了溶液,表明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碳酸常数。 ,较小的水解平衡。

②在铵盐中,对应于酸自由基离子的酸越弱,酸度较小,酸度中的c()较小。

③电离平衡常数:ka(hscn)> kb(nh3•h2o),然后水解平衡常数kh(scn-)<kb(),因此溶液是酸性c(h )>c(oh-) > c(oh-),所以答案是:;

[问题4的详细说明]

mg(oh)2(s) (aq)⇌mg2 ​​(aq) - (aq) 2h2o(l)的平衡常数在25℃

也就是说,氢氧化镁可以溶于乙酸,因此答案是:

19.为了回收废物镍催化剂(主要是nio,也包含fe2o3,cao,cuo,bao等),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回收镍的过程。

已知:①在室温下,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并完全沉淀的ph在下表中显示:

氢氧化物

fe(哦)3

fe(oh)2

ni(oh)2

降水开始的ph

1.5

6.5

7.7

ph用于完整沉淀

3.7

9.7

9.2

②在室温下,ksp(caf2)= 2.7×10-11。

请回答以下问题:

(1)“操作b”的过程是在40-50°c下添加h2o2,其功能是由离子方程表示的;然后将ph调整为3.7-7.7。

(2)操作c可以在凯发vip的解决方案中删除ca2 。

【(答案】(()2fe2

(2)1.0×10-3

【分析】

[分析]废物镍催化剂(主要成分是nio,它还包含fe2o3,cao,coo,bao等)用硫酸浸出,并过滤以获得含有镍离子,铁离子,钙离子和铜离子的溶液和铜离子的铜离子和铜离子的含量。 s滤液中含有镍离子,并添加钙离子以去除钙离子,然后添加氯化钠,以获得电解以获得niooh,该niooh被燃烧而成,以获得硫酸盐和硫酸盐的硫酸盐,以获得硫酸盐的固定剂。每个硫酸盐晶体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。

[q1的详细说明]

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大的氧化特性,它可以通过沉淀氢氧化的离子方程来消除铁离子。 ,当ph小于7.7时,ni2 不会沉淀。

根据caf2在室温下的溶解性产物常数(即2.7×10-11),溶液中的f浓度为3×10-3mol•l-1,然后ca2 的浓度为= 3×10-6mol/l,因此溶液中的浓度为= 1.0×10-3。

20.草酸是一种有机的弱酸酸,是植物的常见成分,其用途范围很广,其熔点为101°c,很容易在水中溶解,并通过热量脱水,并在170°c的室温下进行了问题。

(1)旨在证明草酸是弱酸的方案和现象都是正确的。

答:在室温下采取溶液并测量

b.在室温下采取溶液并测量

c.在室温下,将溶液稀释100次,并测量

d.在标准条件下,溶液与足够的锌粉反应以收集一量

(2)草酸可以将酸性钾变糖溶液脱色,并产生锰离子,通常使用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来测量血液钙的含量,以稀释血液。

①当溶解沉淀物时(填充“罐”或“不能”)使用稀盐酸,因为。

②在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是。

③如果在上述滴定中消耗溶液,则血液含有钙。

④以下操作中有哪些将导致测量结果偏差更高?

答:在填充溶液之前,没有冲洗质量。

b.在滴定过程中,锥形烧瓶过于剧烈摇动,导致一些液体溅出。

c.滴定之前的读数正确,并且从滴定终点的顶部读取读数

d.用蒸馏水洗涤含有测试溶液的锥形烧瓶,而不会用测试溶液冲洗。

(3)在室温下,添加溶液调节溶液,添加水以控制溶液体积,并测量溶液中颗粒的变化,如图所示。

[,x代表或]

在溶液中,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3.9时。

【(1)(1)c(①

(3)①.

【分析】

[q1的详细说明]

a.草酸是二丁酸,如果它是强酸,释放的氢离子的浓度为0.01 mol/l,ph值为2。在室温下,取0./l溶液并测量其ph = 2,表明没有电离平衡

b.在室温下服用0./l的溶液并测量其ph> 7,这意味着hc2o离子水解以使溶液碱性碱性化,证明了氢氧酸离子是弱酸阴离子,但不能证明草酸是弱酸,因此b是错误的;

c.在室温下,将ph = a(a <3)的溶液稀释100次,其ph值为

提醒: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凯发vip上看到的!

网站地图